远走他乡振兴东北人
走得最远的东北人,甚至出了国。说起出国,很多甚至都不会注意到东北人这个群体,北上广的出国有能力优势,东南沿海的有偷渡技能,东北人有什么呢?
东北人有着必须出国才可能翻身的动力。
欧洲与北美,华人的两大聚居地。在此的华人社会主要分为五种类型。第一种是早期处在马来、印度地区的华人,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来到了国外,较好的融入了西方社会。第二类是香港、两广地区的华人。主要随着几轮移民潮来到海外。第三类为温州、福建地区华人。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出闯天下,以传统侨乡的偷渡移民为主。第四类是留学生们。
2012年,辽宁破获特大偷渡案,“蛇头”获刑10年。/视觉中国
第五类就是来自东北的华人。
久而久之,这五类人群都形成了各自的社群,而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东北华人群体。根据MIRE(法国)的统计数据,在法国,58%的中国移民来自浙江,而26%都来自于东北,这一群体还在不断扩大。
与浙江、福建地区以家族为单位有组织、有计划的链条式移居海外不同,第一代东北移民“出去”还是为了“回来”。
第一波东北出国潮出现在九十年代中期。正逢中国社会和市场的急剧转型,产业结构调整,大量企业工人下岗,原有的城市中间阶层经历了一次集体性衰弱,沦为了新的城市贫困群体。
与温州和广东移民不同的是,大多数东北移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。据了解,普遍的东北一代移民都具有高中或以上学历,主要有国营企业职工、干部构成,分布于40-50岁的年龄区间之中。
2005年2月13日,法国巴黎,中国人在大街上举旗庆祝春节。/ 视觉中国
“为了下一代”、“为了衣锦还乡”成为了他们出国的普遍动机。出国对于他们,不过是实现财富梦想的另一种方式。在东北的经济状况下,产业的巨变、计划经济的转型,让这一批东北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唯有选择这种“跃进”式的方式,为后代谋求空间。
以移民初期的工资水平计算,在美国西海岸汽车旅馆做清洁,每个月便可赚到1200美元,与东北当时窘迫的就业情况相比,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水准高出了数十倍。如此大的收入差距,成为了东北大批出国务工的巨大拉力。
而这一拉力积累的资源,促进了一代东北年轻人的成长。随着东北经济的重回凛冬,东北年轻人个体急切的、不成型、要出去拼一拼的欲望,在上一代的关系网络下转化为出国打工的动力。
2012年7月8日,辽宁第十三届国际教育展,前来咨询出国留学的学生日趋低龄化。/ 视觉中国
尽管“巴黎的东北人”被贴上了“站街女”、“妓女”的标签,沦为了报道里“美丽城的中国流莺”,实际上,在外的东北年轻人选择的大多还是回到工厂,运用学习的技能完成第二次财富的积累。
著名智库欧洲中国研究咨询网络(Europe China Research and Advice Network)201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,东北籍移民以中欧为辐射点向整个西欧进军,并且人口增长迅速。与福建移民多选择餐馆打黑工等低技术含量工作不同,东北籍移民更倾向于合法获得身份,以技术优势,在欧洲人开设的工厂中上班,比较擅长的工作是车工和轧工。
而随着第一代移民的财富积累,东北教育水平的提高,选择留学和投资方式走出国门的年轻人,也开始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。
对于东北年轻人来说,凛冬将至,与其困死局中,不如早寻出路。
走得最远的东北人,甚至出了国。说起出国,很多甚至都不会注意到东北人这个群体,北上广的出国有能力优势,东南沿海的有偷渡技能,东北人有什么呢?
东北人有着必须出国才可能翻身的动力。
欧洲与北美,华人的两大聚居地。在此的华人社会主要分为五种类型。第一种是早期处在马来、印度地区的华人,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来到了国外,较好的融入了西方社会。第二类是香港、两广地区的华人。主要随着几轮移民潮来到海外。第三类为温州、福建地区华人。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出闯天下,以传统侨乡的偷渡移民为主。第四类是留学生们。
2012年,辽宁破获特大偷渡案,“蛇头”获刑10年。/视觉中国
第五类就是来自东北的华人。
久而久之,这五类人群都形成了各自的社群,而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东北华人群体。根据MIRE(法国)的统计数据,在法国,58%的中国移民来自浙江,而26%都来自于东北,这一群体还在不断扩大。
与浙江、福建地区以家族为单位有组织、有计划的链条式移居海外不同,第一代东北移民“出去”还是为了“回来”。
第一波东北出国潮出现在九十年代中期。正逢中国社会和市场的急剧转型,产业结构调整,大量企业工人下岗,原有的城市中间阶层经历了一次集体性衰弱,沦为了新的城市贫困群体。
与温州和广东移民不同的是,大多数东北移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。据了解,普遍的东北一代移民都具有高中或以上学历,主要有国营企业职工、干部构成,分布于40-50岁的年龄区间之中。
2005年2月13日,法国巴黎,中国人在大街上举旗庆祝春节。/ 视觉中国
“为了下一代”、“为了衣锦还乡”成为了他们出国的普遍动机。出国对于他们,不过是实现财富梦想的另一种方式。在东北的经济状况下,产业的巨变、计划经济的转型,让这一批东北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唯有选择这种“跃进”式的方式,为后代谋求空间。
以移民初期的工资水平计算,在美国西海岸汽车旅馆做清洁,每个月便可赚到1200美元,与东北当时窘迫的就业情况相比,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水准高出了数十倍。如此大的收入差距,成为了东北大批出国务工的巨大拉力。
而这一拉力积累的资源,促进了一代东北年轻人的成长。随着东北经济的重回凛冬,东北年轻人个体急切的、不成型、要出去拼一拼的欲望,在上一代的关系网络下转化为出国打工的动力。
2012年7月8日,辽宁第十三届国际教育展,前来咨询出国留学的学生日趋低龄化。/ 视觉中国
尽管“巴黎的东北人”被贴上了“站街女”、“妓女”的标签,沦为了报道里“美丽城的中国流莺”,实际上,在外的东北年轻人选择的大多还是回到工厂,运用学习的技能完成第二次财富的积累。
著名智库欧洲中国研究咨询网络(Europe China Research and Advice Network)201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,东北籍移民以中欧为辐射点向整个西欧进军,并且人口增长迅速。与福建移民多选择餐馆打黑工等低技术含量工作不同,东北籍移民更倾向于合法获得身份,以技术优势,在欧洲人开设的工厂中上班,比较擅长的工作是车工和轧工。
而随着第一代移民的财富积累,东北教育水平的提高,选择留学和投资方式走出国门的年轻人,也开始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。
对于东北年轻人来说,凛冬将至,与其困死局中,不如早寻出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4fa.com/n50264c35.aspx,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。